甘藍移栽機的市場發展前景分析介紹
甘藍是蔬菜中使用性比較好、運輸比較方便、產量較高的菜品,在我國的栽培面積越來越大,常年保持在1350萬畝,年總產量約為220萬噸。甘藍移栽機也逐漸應用起來。
近些年來,用工難、用工貴已成為甘藍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,栽苗及收獲環節用工量大,用工成本占總成本的50%,對機械化作業的需求較為迫切。那么,目前我國甘藍關鍵生產環節機械裝備使用狀況如何?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。
以甘藍生產農藝要求和種植流程為基礎,將甘藍生產過程劃分為基肥撒施、耕整地、育苗、移栽、田間管理、收獲和采后處理等7個主要生產環節。
1 基肥撒施
甘藍常以“施足基肥、合理追肥”的原則進行肥料的供給?;食R愿斓挠袡C廄肥或三元復合肥(N-P-K為18-18-18,下同)為主,施用量占總施肥量的50%。追肥常以水肥一體化方式進行。
2 耕整地
甘藍生產耕整地作業主要包括深松、整平、旋耕、起壟(做畦)、覆膜、鋪管等,總體上要“表虛底實、上細下粗、壟平溝直”。
為防止甘藍種植地塊連作障礙或鹽漬化等問題,加深耕層,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,溫室內種植,通常每隔1~2年要深松1次,應用較多的為非振動式深松機,并以鑿式和鎬式深松為常見。整平和旋耕機具因與糧食作物具有通用性,機械化基本普及,可直接借用。
3 育苗
甘藍育苗多采用穴盤播種育苗,育苗盤以105孔或128孔為主。目前穴盤育苗播種機按播種部件可分為針式、滾筒式和平板式三大類,根據各基地生產規模和購機成本預算,穴盤育苗播種以單一播種和成套播種流水線(含基質上料、刮土、壓穴、播種、覆土及澆水等功能)兩類產品在實際生產中皆有應用。
4 移栽
目前應用較多的為半自動移栽機,按栽植行數的不同又分為單行、雙行和多行移栽甘藍移栽機;按作業功能可分為單一功能和復式功能(含鋪管、覆膜、澆水、移栽、覆土等)。
5 田間管理
主要包括植保施藥、水肥管理、中耕除草等。針對裸地種植的甘藍,除地下水位較高、雨量足的地區不需要灌溉外,其余地區基本都采用噴灌方式作業,以指針式和移動車載式噴灌機應用多,噴灌射程較遠,噴灌量可調,相比傳統灌溉節水30%。對于覆膜種植的地區,大多鋪設滴灌帶,采用水肥一體化節水技術。
6 收獲
因甘藍種植模式有平作、壟作及溝作,類型有圓球、扁球及尖球等,成品球徑分布范圍較廣及種植株行距各異等原因,甚至部分地區根據葉球大小采取選擇性收獲,給甘藍收獲機械的研究和推廣增加了難度。
7 采后處理
我國甘藍基本以鮮食為主,采收后多數采用冷鏈物流車運送至周邊大中城市直接銷售。也有部分地區考慮到鮮食甘藍田頭收購價不理想,將其加工成泡菜、罐頭及酸奶、酒水等加工食品??傮w而言,甘藍采收后除冷藏、清洗和物流運輸設備外,其余加工機械使用量甚少。
綜上可知,目前我國甘藍生產整體機械化水平偏低,除耕整地、育苗和田間管理(灌溉、植保)環節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,如甘藍移栽機;機械撒施基肥、移栽及采后加工環節已部分實現機械化;收獲環節基本為空白,已引進部分機型開展試驗,但仍未形成產業化推廣。整體來看,仍未形成機械化作業的產業閉環鏈,加之近些年人工費用增加快,農村勞動力日益老化、緊缺,規?;幕仄毡榉从臣毙璋l展甘藍生產機械化。
上一條: 甘藍移栽機使用之前需要注意什么
下一條: 洋蔥移栽機的使用和調整分析